《点睛》二维动画创作——剧本分镜与角色设计开题报告

 2023-02-21 10:15: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传统非遗体育项目赛龙舟历史悠久,但据数据统计,绝大部分人对赛龙舟的文化内涵认知不足。伴随全球文化融合的趋势,我们将非遗体育赛龙舟与中国风元素融合,龙舟点睛仪式作为故事创新点,争取实现技术和艺术深层统一,使原本神秘的龙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数字媒体、电视动画和科普教育“三位一体”创新实验,在推动科普教育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电视动画制作形式上的革新。

因此我们团队以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育非遗项目为核心,结合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之赛龙舟,创作二维创意动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研究内容

一)传统非遗体育之赛龙舟历史文化研究。我们研究了龙舟竞渡起源、龙舟祭祀文化和龙舟竞渡未来前景。无论是龙舟本身还是竞技比赛中衍生出的体育精神(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及国家荣誉感等)都是自古以来流传甚久的物质和精神产物。竞渡基本起源、流行于南方,而南方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采用龙舟正符合民族心理 ;五月属于仲夏,雨水较多,也与龙司水的职责相符合,五月赛龙舟,也是为取悦龙神,祈求风调雨顺 。古语提及未点睛的龙船视为盲龙,点睛是龙舟竞渡前最重要的仪式。在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未来可期。

(二)图腾文化研究之龙图腾研究。龙图腾,是中国汉族的民族图腾。龙文化源远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短片角色与场景设计皆涉及龙图腾设计与龙舟形象设计。而龙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与图腾形象自古便有着浓墨重彩的表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区别与西方恶龙形象,龙具有非凡的能力。我们对龙图腾文化的探索,也是向龙舟文化致敬。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一)动画创作适应当下国家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数字媒体、电视动画和科普教育“三位一体”创新实验,既推动了科普教育工作发展,又带动了电视动画制作形式上的革新。将这三者相互融合,并将其在“三位一体”实验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是创新实验的主要内容。其中电视动画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语言,可以将抽象的科普知识具象化;科普教育知识在电视动画的创作内容上可以进行整合与发展,使科普教育电视动画成为文化与知识的传播手段;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为整个科普教育电视动画的创作形式与传播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二)非遗文化传播需求量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以散落在民间各处的非遗传承人为主,他们迫切需要懂得先进传播媒介、文化素养高、有互联网思维、视野开阔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就国内而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项目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2022-1129日至20221217日)

前期调研:通过研读文献资料和进行当地文化背景采风,深入了解赛龙舟的相关知识与核心精神,将收集所得的知识进行整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穆弈君.研究动画角色的类型化、系列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6)[2] 穆弈君,M.W.Luke Chan.中国民族文化形象符号之动漫塑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2)[3]夏博.我国当代动画剧本的问题与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电视.2017.[4]刘昕昂.解析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性[J].商业故事.2017.[5]尼怀特.动画师运动手册:运动规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6]吴向阳,马斌.《动画分镜头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0-64[7]张斌.敦煌藻井图案教学的传承与创新[J].装饰,2014,No.249(01):108-109.[8]易欣欣.《影视动画经典技法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9]何荣.几何形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8,No.301(05):114-116.[10]王余烈.民间造型手法对动画角色创作的启示[J].装饰,2013,No.244(08):123-124.[11]周飞.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现代设计价值[J].装饰,2007,No.167(03):105.[12]张蒙.中国传统吉祥图案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探议[J].装饰,2006,(12):93-94.[13]孙立军.动画创作中的节奏[J].装饰,2011,No.218(06):125-126.[14]刘成锁.动画视觉语言特色研究[J].装饰,2007,No.175(11):66-68.[15]包梦罡.论中国动画片中的民族风格元素[J].装饰,2007,No.174(10):104-1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