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urbit-[n]-uril载体与小分子药物结合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14 08:39:39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计算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模拟方法在药物研发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等方法可以从原子水平上揭示药物分子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选题旨在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葫芦[n]脲(Cucurbit[n]uril,CB[n])作为新型药物载体与小分子药物的结合行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葫芦[n]脲(Cucurbit[n]uril,CB[n])作为一类新型的大环主体分子,由于其独特的空腔结构和优异的分子识别性能,近年来在药物递送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在CB[n]基药物递送系统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针对CB[n]与小分子药物结合进行研究,并探讨不同因素对二者结合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1.构建CB[n]与不同类型小分子药物的复合物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分子模型构建:收集目标小分子药物的结构信息,并利用Gaussian等量子化学软件进行结构优化,获得能量最低的构象。

同时,获取CB[n]的结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分子对接:利用AutoDock、DOCK等分子对接软件,将小分子药物与CB[n]进行对接,预测二者的结合模式和结合位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系统性:本研究将系统地研究CB[n]与不同类型小分子药物的结合行为,并探讨不同因素对二者结合的影响,为CB[n]基药物递送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


2.针对性:本研究将针对CB[n]尺寸效应、溶剂效应、药物释放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解决CB[n]基药物递送系统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预测性:本研究将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预测CB[n]与小分子药物的结合模式、结合强度、热力学性质以及药物释放的过程,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预测和指导,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晓丹,张莹莹,李亚玲,等.葫芦[8]脲主客体识别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0,83(11):1049-1061.

2. 陈晓东,张静,王欢,等.大环超分子主体葫芦[n]脲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20,32(5):765-782.

3. 陈晓东,王欢,张静.葫芦[n]脲主客体化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进展,2021,33(5):1326-13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