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钛酸钠负极与聚合物电解质一体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16 03:23:31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储能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器件,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

然而,锂资源的有限性和高昂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钛酸钠负极材料的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以及两者一体化界面设计等方面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钛酸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方法制备钛酸钠负极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与方案设计:对钠离子电池、钛酸钠负极材料、聚合物电解质、一体化电池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制定详细可行的实验方案。


2.材料制备与表征: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方法制备不同形貌和结构的钛酸钠负极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一体化设计:将钛酸钠负极与聚合物电解质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2.材料优化:通过对钛酸钠负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调控,提高其电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进而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

3.界面调控:通过对钛酸钠负极与聚合物电解质之间的界面进行改性,提高界面相容性和稳定性,降低界面电阻,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武鹏飞, 许汉, 杨勇, 等.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钠的研究进展[J]. 无机材料学报, 2021, 36(1): 1-14.

[2] 孙振华, 乔志伟, 王久强, 等.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钠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1, 35(7): 7122-7135.

[3] 王成, 刘晋, 李福军, 等. 钠离子电池钛基负极材料的储钠机制与改性策略[J]. 化学进展, 2020, 32(4): 575-59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