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20 11:32:53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预防性储蓄作为储蓄的重要动机之一,对理解居民储蓄行为、消费水平以及宏观经济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其背后的经济社会动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预防性储蓄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预防性储蓄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回顾: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预防性储蓄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借鉴。

2.理论分析: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

3.数据收集:收集整理中国居民储蓄、收入、消费、社会保障、医疗支出、教育支出、房价等相关数据,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将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置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2.运用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例如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对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精确的估计和检验。

3.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异质性分析,以期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易纲,田国强.中国居民储蓄的再思考[J].金融研究,2017(07):3-16.

2.马建堂.中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9(32):3-12.

3.李扬,刘学良.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18(01):93-1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