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聚羧酸减水剂作为新一代混凝土外加剂,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增强效果好等优点,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优异的性能与其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而表面化学性质又受到分子结构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聚羧酸减水剂表面化学性质与其结构之间关系,对于指导高性能减水剂的设计与合成、提高混凝土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在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表征、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从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出发,系统研究其对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并结合理论模拟,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
1. 主要内容
1.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核磁共振谱(NMR)等技术手段,对不同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表征,确定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主链结构、侧链结构等参数。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表征:a.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并合成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控制合成条件,如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以获得目标产物。
b.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核磁共振谱(NMR)等技术手段对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结构表征,确定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主链结构、侧链结构等参数。
2.聚羧酸减水剂表面化学性质的测定:a.采用吊片法、Wilhelmy板法等方法测定聚羧酸减水剂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系统研究聚羧酸减水剂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从分子结构层面出发,系统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如主链长度、侧链种类、分子量等)对聚羧酸减水剂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和吸附行为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设计和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2.结合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通过实验测定聚羧酸减水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层面分析其吸附行为和作用机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聚羧酸减水剂的构效关系。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鹏, 刘数华, 姚亚, 等. 聚羧酸减水剂结构性能关系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 34(2): 164-174.
2. 刘数华, 姚亚, 张鹏, 等. 聚羧酸减水剂分子设计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 功能材料, 2020, 51(11): 11019-11026.
3. 王瑞, 李晓静, 胡华, 等.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J]. 材料工程, 2020, 48(8): 115-12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