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平流层风场对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扰动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4-07-10 14:35:53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夜光云作为一种出现在地球高纬度地区夏季中层大气的特殊现象,对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是近年来中层大气研究的热点之一。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气环流系统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夜光云的形成和变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北半球平流层风场对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扰动的影响,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及其对中层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夜光云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近年来随着卫星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夜光云的时空分布、形成机制以及与大气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国内外学者对夜光云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分析北半球平流层风场和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包括北半球平流层风场数据、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气象数据;2.分析北半球平流层风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特别是与南半球大气环流相关的模态,例如南极涛动(SAM)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等;3.分析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规律;4.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北半球平流层风场与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之间的关系;5.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北半球平流层风场影响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的可能机制。

1. 主要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北半球平流层风场数据,例如ERA5再分析资料,时间跨度至少为1979年至今,空间分辨率不低于1°×1°,时间分辨率为逐日或逐6小时。

-收集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数据,例如AIM卫星的CIPS观测资料,时间跨度与风场数据一致,空间分辨率不低于1°×1°,时间分辨率为逐日。

-收集其他相关气象数据,例如海平面气压、温度、湿度等,用于分析大气环流背景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从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北半球平流层风场对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的影响,拓展了夜光云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2.结合多种数据资料和分析方法,包括卫星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揭示北半球平流层风场对南半球夜光云出现频率的影响机制,提高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大气环流变化及其对中层大气环境的影响,为预测夜光云的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云, 胡雄, 高登义. 全球平流层温度变化趋势分析[J]. 大气科学, 2018, 42(1): 121-134.

[2] 吕达仁, 陈文, 黄荣辉. 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17, 41(3): 401-417.

[3] 郭栋, 胡雄, 吴涧. 北极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对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21, 79(4): 609-6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