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江淮地区热浪天气的成因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8 08:44:12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其中热浪作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2017年8月,江淮地区经历了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极端热浪事件,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系统稳定都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深入探究此次热浪事件的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国内外学者对热浪的形成机理、预测预警以及影响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热浪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2017年8月江淮地区热浪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热浪特征分析:-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2017年8月江淮地区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高温强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绘制相关图表,直观展示此次热浪事件的严重程度。

-基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等指标,计算热浪指数,例如高温日数、热浪强度指数等,量化评估此次热浪事件的极端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文献分析、数值模拟等,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2017年8月江淮地区及周边区域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剔除异常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获取相关的再分析资料,例如ERA5、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用于分析大尺度环流背景、计算大气环流指数等。

-下载前期北极海冰密集度、欧亚大陆积雪深度、海温等数据,用于分析不同因子对热浪事件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化分析:-不同于以往研究多关注大范围热浪事件,本研究将聚焦于2017年8月江淮地区此次局地性极端热浪事件,利用高分辨率的气象数据和数值模式,精细化分析此次热浪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


2.多因子综合分析:-本研究将综合考虑前期北极海冰、欧亚大陆积雪、海温异常、地面状况变化、气溶胶等多重因子对热浪事件的影响,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量化分析各因子的贡献率,深化对热浪形成机制的理解。


3.机制分析深入:-本研究不局限于简单的统计分析,还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设置敏感性试验,深入探究不同因子影响热浪事件的具体物理机制,例如大气环流的变化、热力过程的改变等,为提高热浪预测预警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孙燕,智协飞,王遵娅,等.2017年夏季中国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的气候特征及环流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2018,42(05):1072-1084.

2.李丽平,丁一汇,柳艳菊.2017年夏季中国区域高温过程的观测与模拟分析[J].气象学报,2019,77(04):541-555.

3.钱卓娅,管兆勇,王黎娟.2017年8月江苏省持续高温事件的成因分析[J].气象科学,2019,39(01):61-7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