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噬菌体是能够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 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 故称为噬菌体。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不能感染哺乳动物的细胞, 只寄居在易感宿主菌体内。一种噬菌体往往只侵染一种或一类细菌。从生活周期上讲, 噬菌体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1]。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 可随即引起宿主菌裂解。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的病原性菌属,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是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猪源沙门氏菌可在养殖业引起广泛流行并造成重大损失,在食品卫生方面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法虽快速有效,但却易产生耐药性,对畜禽产生不利影响。而噬菌体可特异性地裂解细菌,作为制剂具有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特异性强、副作用少、研发时间短、成本低等优势,能有效地在对猪源沙门氏菌的防控中起作用。本实验拟采用平板法筛选猪源沙门氏菌噬菌体,并结合动物实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以期研发出能有效裂解沙门氏菌的制剂,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分离、筛选对猪源沙门氏菌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并做初步鉴定。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了解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等相关信息,掌握实验的具体步奏和操作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噬菌体毒株,并测定其噬菌谱和生物学特性,推测其所属分类。
4. 研究创新点
所使用的猪源沙门氏菌噬菌体分离方法为本实验室自行摸索建立的高效,准确的分离方法,体现了毕业设计项目的特色。
尝试分离到新的具有广谱裂解效果的猪源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并探索其应用于临床沙门氏菌病防控工作中的可行性是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实践计划
2016/12~2017/1: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理出对猪源沙门氏菌有强裂解性的噬菌体毒株;
2017/2:完成噬菌体宿主谱分析,筛选具有广谱裂解特性的噬菌体,测进行效价测定,并研究其最适温度、pH、保存方法等生物学特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