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3,CPIV3)是一种引起山羊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病原,属于副黏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是一种有嚢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CPIV3于2013年江苏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在江苏南通山羊养殖场发现育肥山羊发病,采集病羊鼻拭子和血清分离得到[1]。山羊感染该病毒后会损害呼吸道上皮导致严重支气管肺炎[2],且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差[3]。序列进化和流行病学分析表明,CPIV 3与BPIV3和HPIV3的同源性较低[4]。试验研究表明,山羊供毒后会导致喷嚏、鼻涕和眼分泌物增多、精神沉郁并且呼吸困难;但羊的体温、体增重无异常[5]。而且可以继发细菌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从而加剧病死率[6]。
为了明确其对易感动物的致病性,实验室利用CPIV3 分离株JS2013 采取滴鼻接种清洁级豚鼠, 通过血凝抑制试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等一系列实验来研究该病原对豚鼠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 攻毒后2 天豚鼠开始打喷嚏、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及出现腹式呼吸, 并且致死率高[7]。HI试验结果为豚鼠感染后5天开始出现血凝抑制抗体,持续升高至21 d[8],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给我国养羊业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CPIV3JS2013株基因组全长较长,为15618nt,病毒基因组组成与其他副黏病毒科成员基本一致。编码区占总基因组的93,由病毒基因组的6个基因按照以下顺序排列组成:3-leader-NP-P -M-F-HN-L-trailer-5。N基因位于基因组3末端,编码核衣壳蛋);P基因编码含有627个氨基酸的P蛋白(磷蛋白);M基因编码M蛋白(基质蛋白);F基因编码F蛋白(融合蛋白)HN基因编码HN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L基因编码含有2235个氨基酸的L蛋白(大分子结构蛋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原核表达CPIV3非结构蛋白C,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进而利用Western Blot法鉴定CPIV3是否编码非结构蛋白C。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CPIV3-C基因扩增
根据CPIV3-C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其5’端和3’端分别添加EcoR Ⅰ和Hind Ⅲ限制性酶切位点。以实验室已有的PMD18T-C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C基因。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首次利用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CPIV3在感染过程中是否表达非结构蛋白C,为后续蛋白的功能探究奠定基础。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9~2018.11 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学习并熟练掌握重组质粒构建、蛋白纯化以及间接ELISA操作技术。
2018.11~2019.3 构建pET-28a-C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及蛋白纯化,完成抗体制备、效价鉴定及Western Blot分析。
2019.4~2019.5 整理总结试验数据,归纳分析并完成论文撰写。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