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塑化剂(Plasticizer),又称增塑剂,是一种能够使材料液化或增加材料柔软性的添加剂。塑化剂作为助剂普遍应用于塑料制品、混凝土、泥灰、水泥、石膏、化妆品及清洗剂等材料中,特别是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1]。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当中,但自身带有一定危害,不能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否则会影响人类健康。塑化剂分布在大分子链之间,能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聚合物粘度降低,柔韧性增强。但塑化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油状黏稠液体或者低熔点固体,蒸气压较低,难挥发,沸点高,凝固点较低,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比重与水接近,与塑料分子的相溶性较好,两者间主要由氢键或范德华力结合,彼此保持相对独立的化学性质[2]。因此,随着使用时限的增长,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不断地从塑料制品中释放出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DEHP为塑化剂中主要的有毒物质,可经胃肠道、肺和皮肤被机体吸收,通常以胃肠道为主要吸收途径。当食物中含少量的DEHP(0.64mg/kg)时,DEHP在人体内吸收和分布期持续约4~8h[3]。DEHP进入机体后,由于受胰腺酶和肠道内一些酶的作用,由双酯转化为单酯,主要为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因此在肝脏、胰腺、肺脏、肾脏、睾丸、血液中都可将DEHP水解为MEHP。部分DEHP会在24h内经由尿液、粪便或者汗液排出体外,而DEHP的主要代谢产物MEHP则会在人体组织中长期蓄积,生物蓄积时间可长达6个月[4]。
塑化剂的急性中毒比较少见。只有当生物体一次性摄入过多的塑化剂时,才会引起急性中毒。主要包括紊乱肠胃功能、麻痹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降低血压等。Call[5]等用DHP和DEHP最高溶解度的水溶液对淡水无脊椎动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动物全部死亡,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无脊椎动物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给大鼠腹腔注射2至7gDEHP才会致死,是一个比较大的剂量。一般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即使出现,一般也为误食塑化剂所引起。也正是因为小剂量DEHP很难引起急性毒性效应,检测成本又高,不法生产商才敢用它来添加在食品中。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统计卵母细胞极体排出率、细胞凋亡率,检测ROS水平来探究塑化剂对卵子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及家畜家禽育种工作提供寻求解决方案的理论支持。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本实验卵母细胞均来自于屠宰场母猪的卵巢,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等技术,首先建立完整的实验技术平台,检测经塑化剂处理过后的卵子的极体排出率、ROS水平,然后检测卵子的早期凋亡情况,进而找到塑化剂对卵子成熟的毒性作用。
4. 研究创新点
尽管塑化剂已被证明对动物的生殖系统产生了影响,但是关于塑化剂对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还研究较少。本课题计划通过免疫染色、Western-blot、PCR等技术,探索塑化剂对卵子质量的毒性作用以及潜在机制,为进一步防止塑化剂对动物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理论基础与支持。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查阅文献,完善实验计划;
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预实验,熟悉实验操作;
2016年12月2017年4月 正式实验,记录整理实验数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