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体系研究三硝酸丙酸酯对厌氧真菌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4 01:45: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是全球主要的三大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其中,CH4是仅次于CO2的第二大GHG,辐射强度( 0.48 Wm-2),仅次于CO2( 1.66 Wm-2)。然而CH4使气候变暖的潜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同时CH4会破坏臭氧层,造成臭氧层空洞,导致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据统计CH4排放的主要来源于农业(36%)、天然气系统(23%)、垃圾填埋场(18%)、煤矿(10%)、石油系统(6%)和废水处理(2%)等。其中在农业来源中,25%是由于反刍动物所排放的嗳气导致(Beauchemin等 2008)[1],其次是农作物施肥、水稻种植以及其他农业活动。2005年甲烷世界排放总量6.61109吨(CO2当量),我国CH4排放总量9.96108吨(CO2当量),占全球CH4总量的15.07%。其中农业来源占我国CH4总量的50.0%。CH4是一种高能物质,反刍动物瘤胃CH4的产生不仅造成了环境变暖,同时浪费摄入饲料总能的2%~ 12% (Johnson 等,1995)[2]。因此反刍动物生产带有很大的环境成本,控制瘤胃中CH4的排放,不仅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对缓解温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2.国内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硝酸酯化合物对厌氧真菌和甲烷菌的影响,初步探讨硝酸酯化合物对瘤胃厌氧真菌的潜在影响。

2.研究内容

利用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模型,研究NG对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甲烷生成、纤维降解、微生物数量以及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利用厌氧真菌和甲烷菌体外共培养模型,研究NG对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甲烷生成、纤维降解、微生物数量以及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烷以及主要代谢产物;干物质消失率法和酶活力法,测定纤维降解能力;实时荧光PCR测定真菌和甲烷菌数量。

2.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方法具有特色:利用厌氧真菌和甲烷菌体外共培养模型研究硝酸酯化合物对瘤胃主要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6.11-2016.12

1、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