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我们对卵母细胞发育机制的了解越发的深入,体外受精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解决了许多动物繁育甚至人类生殖障碍方面的问题。但试管动物以及试管婴儿的出生率依旧无法与自然分娩的相比,大约只有20%【1】。而试管动物出生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即是卵母细胞质量的好坏和其成熟分裂的程度。因此卵母细胞成熟机制的研究对于畜牧发展和辅助生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卵母细胞成熟是指卵母细胞从激活并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并发育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过程【2】。在这个过程中,卵母细胞成为一个单倍体的配子,并到达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具有了受精能力【3】。
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并且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期间,卵母细胞完成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DNA片段交换。到了后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变得疏松,而在染色质外面包裹了完整的核膜,这一时期被叫做核网期,这个时候的细胞核称为生发泡(GV)【4】。卵母细胞将会长时间停滞在这个时期,进行mRNA转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的
探索KIF4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影响。
2.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 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培养
动物及动物材料使用严格按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研究委员会规定的指导方针执行。本研究的实验动物均为南京青龙山实验动物中心的6-8龄雌鼠。雌鼠通过断颈法处死后,破开腹腔,将两侧的卵巢拿镊子和剪刀摘取下来,放入预热好的体外操作液 M2 液滴中,用酒精消毒后的刀片将卵巢剁碎,在显微镜下用口吸管捡取 GV 期卵母细胞,用M2洗净后,将GV期卵母细胞加入预热好的体外培养液M16液滴中,覆盖石蜡油,放入37摄氏度,5%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培养箱中培养9h或12h以达到减数分裂MI或MII期,用于后续的实验等。
4. 研究创新点
驱动蛋白超家族(kinesin family)是一类与微管相互作用并为细胞内组分运动提供动力的马达分子,其能使物质沿着微管向细胞两极运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参与膜状细胞器、囊泡和核酸的转运。KIF4A 是新近发现的驱动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染色体凝集及整列中发现的一个重要蛋白,在有丝分裂后期转运PRCI蛋白到纺锤体中央区参与微管捆绑作用。
近年来,借助于对细胞周期调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我们知道了亚家族其具有的三种同源物质:KLP3A,Xklp1,hKIF4A对染色体聚集以及胞质分裂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KIF4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KIF4A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本实验拟通过注射KIF4抗体破坏KIF4A在卵母细胞中的蛋白活性来研究其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年2月2015年3月 查阅文献,练习并掌握卵母细胞的采集以及卵子抗体注射,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手段的操作。
2017年3月2017年4月 正式实验,记录整理实验数据;
2017年4月2017年5月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