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鸽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9 12:39: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鸽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消化率可达97%,所含的钙、铁、铜等元素及维生素A、B、E等都比鸡肉、鱼肉、牛肉和羊肉的含量高。乳鸽肉中含有较多的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进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快创伤愈合。古人云“一鸽胜九鸡”,且中医认为鸽肉易于消化,具有滋补益气及祛风解毒的功能,对病后体弱、血虚闭经、头晕神疲以及记忆衰退有很好的补益治疗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肉鸽市场亦在逐步扩大。现今肉鸽市场较侧重于肉鸽的产肉性能。在肉鸽生产旺季常是肉鸽销售的淡季,此时体型较小的肉鸽价格低靡且不易销售,而体型较大的肉鸽供不应求;肉鸽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质、低脂肪肉食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肉鸽的需要量和饲养量迅速增加,现已成为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类家禽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乳鸽养殖业已经以达到4500万对存栏,年产乳鸽6亿只的规模,占世界总饲养量的8成以上。但是肉鸽的规模化生产相比其他畜禽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种鸽和乳鸽尚无饲养标准、鸽乳成分不清等,导致其营养无法精准供给,生产效率低下,品种混乱,缺乏对比数据。家禽的体重和体尺通常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生产性能,利用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可进行某些限性性状或晚熟性状的间接或早期选择。家禽体重、体尺与生产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准确预测家禽生产性能和选留优良种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肉鸽养殖与其他家禽不同,乳鸽自出壳到18-28日龄上市,在育雏期间主要以种鸽分泌的鸽乳作为营养物质来源,肉鸽养殖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是乳鸽严重依赖种鸽的哺育却缺乏相关标准,而要制定相关营养标准,就必须研究清楚的乳鸽生长发育规律,关于乳鸽生长性能测定已经有许多人做过相关研究,何志华等研究表明肉鸽从出生到4周龄体重达到388.87g,平均日增重为13.70g。0~2周龄生长速度最快,2周龄后急剧减弱,3~4周龄下降到平均日增重之下。由此可见肉鸽前期生长速度快,增重强度大。乳鸽生长强度和蛋白质摄入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1周龄时乳鸽生长强度最高,与鸽乳中高蛋白质含量密不可分;到2周龄时,随着鸽乳分泌减少,蛋白质水平下降,乳鸽生长强度也逐渐减少。Gao等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常用的非线性动物生长模型对乳鸽的活重进行拟合,从拟合的生长曲线中发现乳鸽的拐点日龄为8.0d,在0~8d阶段乳鸽生长极其旺盛,生长的极限体重为505.6g。根据乳鸽的生长发育特点,把乳鸽生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出壳~8日为第一阶段,9~14日为第二阶段,15~28日为第三阶段,为肉鸽营养需要研究提供参考。穆春宇等研究表明肉鸽3周龄累积体重已达到出生重28~32倍,在25日龄后增重很缓慢,为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议肉鸽上市日龄为3周龄,以不超过25日龄为宜。杨俊贤等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在肉鸽“2 2”生产模式下,建议肉鸽最迟在第28日上市,这主要可能与鸽乳分泌有关。品种对肉鸽生长发育存在很大的影响。穆春宇等利用Logistic、Gompertz、Weibull、Morgan-Mercer-Flodin(MMF)和von Bertalanffy五种模型对欧洲肉鸽(欧鸽)、白卡奴鸽和白羽王鸽3个肉鸽品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欧鸽和白卡奴鸽体重显著高于白羽王鸽,但整体生长发育变化呈现一致趋势。欧鸽绝对生长量均显著高于白卡奴鸽和白羽王鸽,但相对生长率曲线基本上处于重叠状态。不同的曲线拟合的拐点具有一定的差异,使用最优拟合曲线,白卡奴鸽、欧鸽和白羽王鸽(1.752周),拐点分别为2.565、2.092和1.752周,在拐点时体重增长速度最快,然后慢慢降低。周骏以欧洲肉鸽、白卡奴鸽、白羽王鸽和银王鸽4个品种的乳鸽为试验动物,研究表明乳鸽在0~14d生长迅速,平均日增重为20.26~35.05g/d,21~28d生长减缓,4个品种的乳鸽在28d体重差异极显著。

家禽的屠宰指标可以用于家禽品种的选育及鉴定工作,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是衡量畜禽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家禽的屠宰率在80%以上,全净膛率在60%以上,认定为肉用性能良好。汤青萍等研究发现,欧洲肉鸽产肉性能好,屠宰率约87%、全净膛率约75%,胸肌率达到30%以上。穆春宇等)研究表明,苏威肉鸽E系乳鸽和成年鸽的屠宰率均超过87%,全净膛率均超过77%,胸肌率达到86.72%,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Gao等对肉鸽1、3、7、14、21、28、35日龄白羽王鸽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肉鸽半净膛重显著增加,在第28日龄达到最高水平。而胸肌率的日增重先增加后减少,在14~28日龄达到最高值。腿肌率先增加后减少,在14日龄达到最高值。但周俊等对0、7、14、21、28日龄银王鸽乳鸽屠宰性能测定发现公鸽和母鸽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与体重、体尺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在位于广东河源某新建鸽场内,选取一定数量的从天翔达原种鸽场引进的天翔1号种鸽进行乳鸽生长发育测定。实验将分别选取在并窝4仔的条件下0、3、6、9、12、15、18、21、24日龄的乳鸽各50只进行体重测量,并在6、12、18、24天进行乳鸽的体尺测量,以及18、24天龄乳鸽的部分屠宰测定数据。根据以上记录得到一套较为全面的乳鸽生长发育数据,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为今后制定相关的饲养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为饲养管理以及颗粒料原料搭配提供指导方向,也可在后期的育种中提供基本的对比数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选取场内过去三个月生产情况最好的一栋鸽舍,选取0、3、6、9、12、15、18、21、24日龄的乳鸽各50只进行体重测量,并在6、12、18、24天进行乳鸽的体尺测量,以及18、24天龄乳鸽的部分屠宰测定数据。

每次测量选在早上种鸽尚未进食时进行,以达到空腹12h,选取设定日龄的乳鸽,先将待测乳鸽从窝内移出再进行测量,同时设定好测量数量快速测完,以免种鸽喂食。体重测量和体尺测量同时进行,边测量边放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乳鸽的体重以及体尺测量已经有许多研究学者进行过测定,本研究主要有三个创新之处。一是本次选用的品种为天翔达原种鸽场刚刚最新培育出的天翔一号,是由深王快大系、新白卡高产品系、肉用型白王鸽配套杂交而形成,集快大与高产为一体,年产乳鸽21.1只/对,25天龄乳鸽重达600~700g成年鸽重达650~750克。二是本次测定选用鸽场中饲养技术较高的“2 4”模式(即一对种鸽哺育四只乳鸽),这种测定方法更加能够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也更能合理的指导生产。三是本次研究会详细测量乳鸽从破壳到上市的体尺数据,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生长发育规律。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月中旬分析鸽场过去三月生产情况选定实验鸽舍

3月中下旬开始测量乳鸽生长过程中的体尺体重数据

3月末进行部分屠宰测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