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本课题意义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itt系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作为多用途的经济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资源遍布全国20个省份[1] ,历代本草专著也均有对紫苏的收录。
其性温、味辛,以叶、梗、果实三部分分别入药,其中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功效;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功效;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2]。
其药材性状:紫苏叶以叶完整、色紫、无枝梗、气香浓者为佳;紫苏梗以皮紫棕色、香气大、嫩者为佳;紫苏子以灰棕色、粒小、颗粒饱满、均匀、油性足、无杂质者为佳[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盐胁迫下紫苏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氮素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盐胁迫环境下紫苏生产中氮肥的合理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内容用紫苏作为试验材料,蛭石为栽培基质进行盆栽处理,以60 mmolL-1 NaCl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紫苏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
2.1生物量 通过测定紫苏鲜重及干重,寻找盐胁迫及不同氮素施用量对紫苏生长发育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 该实验以紫苏幼苗为材料,在60 mmolL-1 NaCl的盐胁迫条件下施用不同配比的氮素,共设6个处理,各处理重复6次,处理每隔10 d浇 1次不同氮素配比的营养液,之后测定紫苏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分析实验结果。
2 实验方案2.1该项试验采用不同铵硝配比单因素完全随机处理,在基本营养液的基础上,总氮量一致(N浓度为10 mmol/L)的条件下,设计6个不同水平的氮素比例(NH4 -N3N),分别是100∶0,75∶25,50∶50,25∶75和0∶100和酰胺态氮。
每组5个重复。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紫苏的药理药化特性被原来越多应用,研究表明从紫苏中提取的紫苏苷、原花色素、紫苏素、木犀草素和芹黄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衰老等作用,并且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作用。
并且紫苏是我国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同源的60 种中药之一,所以紫苏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栽培紫苏盐胁迫危害严重造成产量损失,若是能提高紫苏盐胁迫抗性从而提高紫苏的产量,则可以大大缓解当前压力。
本实验研究提高苗期紫苏盐胁迫抗性的最佳氮素配比,而提高紫苏盐胁迫的最佳氮素配比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本实验预计在2017.3.20-2018.3.20完成:(1)2017.3.20-2017.3.31 紫苏的选种。
(2)2017.4.5-2017.4.15紫苏的播种。
(3)2017.4.15-2017.6.15 苗期紫苏的栽培管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