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山茱萸药对干预肾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30 00:26: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肾病(CKD)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诊治,均可导致病情恶化或随病程迁延,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CKD在我国发病率超过10%,已成为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对某些CKD患者已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CKD病因复杂,病理变化多样,临床上大部分治疗CKD的西药仍然停留在指标不治本的阶段;此外,因西药长期使用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故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但目前,肠道微生态紊乱/障能伤屏障功能损伤会导致慢性肾病CKD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肠道微生态/障能屏障功能的CKD疗略目国研热。中药治疗策略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探讨肠-肾之间的对话的临床证据及其机制和可能的干预措施,去修复CK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的正常的平衡,找到治疗和缓解CKD患者疾病的药物。

参考文献:

[1]Mikusic N R , Kouyoumdzian N M , Choi M R . Gut microbiota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idences and mechanisms that mediate a new communication in the gastrointestinal-renal axis[J]. Pflügers Archiv -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20, 472(3):303-3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熟地黄-山茱萸药对配伍对肾病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的变化,相应差异菌群及其功能的鉴定

预计解决的难题:熟地黄-山茱萸对大鼠肠道微生态的调控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慢性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

复制IgA诱导慢性肾病大鼠模型;

基于以下指标判断造模是否成功: 一般形态体重观察;尿蛋白定量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丙二醛(MDA)、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血胆固醇(CH), 肾组织谷丙转氨酶(AL T)、血清总SOD、谷胱甘肽(GSH); 组织病理学检查:肾组织经10%中性甲醛固定,HE、PAS及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本项目依托南通大学药学院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队伍,以及指导老师从事微生物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等研究方向为基础条件,具备完成本项目所要求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保障了按时高质量实现项目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