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16 08:30:29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储能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器件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锂离子电容器(Lithium-ioncapacitors,LICs)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结合了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索和开发具有高性能的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推动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近年来,锂离子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介孔氧化硅和还原石墨烯作为两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以下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进行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本研究拟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仪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进行表征。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电池测试系统等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制备不同比例的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成;2.研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探讨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和储能机制;3.探究复合材料中介孔氧化硅和还原石墨烯的协同作用机制,揭示其影响锂离子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4.优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文献调研阶段: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以及锂离子电容器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材料制备阶段: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氧化硅材料,并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调控其孔径和形貌;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还原石墨烯材料,并通过超声分散等手段将其与介孔氧化硅复合,制备出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

3.材料表征阶段: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采用简单、可控的溶胶-凝胶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为该类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通过调控介孔氧化硅的孔径和形貌,以及复合材料中介孔氧化硅与还原石墨烯的比例,优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价值。

3.深入研究介孔氧化硅/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机制,揭示其影响锂离子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为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洋,王春雷,王久和,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新型炭材料,2018,33(04):241-250.

[2] 张丽丽,张治安,杜海燕.介孔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2018,42(09):1601-1604 1612.

[3] 邓梅根,王庆,李亚捷,等.还原氧化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7,48(S1):1077-1081 108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