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气滞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9 01:30: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处方药材组成

木香、党参、炒白术、茯苓、姜厚朴、法半夏、砂仁、醋元胡、炙甘草。

实验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吴君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药材处理得到浸膏,进行实验确定制粒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等),确定需加入的辅料种类(稀释剂、润湿剂等)及具体的辅料类型,制备得到脾虚气滞颗粒剂,最后进行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本课题采用薄层色谱定性的方法,研究了样品处理方式、展开剂、显色剂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的方法,研究了样品处理方式、流动相、检测波长等因素的影响,测定含量,建立了新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脾虚气滞颗粒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①2月14日~3月13日:确定课题,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②3月14日~4月13日:确定脾虚气滞颗粒的剂型工艺

③4月14日~5月13日:薄层鉴别脾虚气滞颗粒中木香、党参、炒白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课题作为新药研究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其系统性较强,要求实验人员熟悉中药新药研发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掌握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建立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方法和技术。本课题从制粒方法,辅料选择等出发确定制备工艺;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复方中的不同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新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脾虚气滞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