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客运走廊轨道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以南京都市圈宁马客运走廊为例开题报告

 2023-12-11 08:22: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人口聚集,呈现出一种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形态。

为了防范“大城市病”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政府提出了通过规划都市圈来避免中心城市的过度集聚。

根据全国都市圈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长三角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城市化率较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联系紧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一)关键问题:

1) 根据文献资料,对南京都市圈的发展情况与影响客运走廊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都市圈客运走廊的交通特征,划分这些影响因素的结构层次,确定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

2) 对南京都市圈宁马客运走廊的交通数据进行调查,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明确相关的理论模型、计算公式,确定交通发展趋势和出行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都市圈客运走廊理论研究

马向明在2020年对“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都市圈”概念的出现是以政府规划为目的的,用来干预中心城市的过度集聚。同时,他认为中国化后的都市圈概念是以促进集聚为目标的[1]。陈斌在2018年从经济地理角度、城市规划角度、交通研究角度对日本、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评定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了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才会形成的一种更加复杂的空间组织,其范围的划定需要综合周边多个主要城市对该地区的影响力[2]。汪光焘、李芬等人在2021年系统性地探讨了我国现代化都市圈的内涵,提出了讨论都市圈内涵的两条认知基础[3]。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提出: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在日常通勤和功能组织上存在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地区,一般为1h通勤圈,是区域产业、生态和设施等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4]

都市圈客运走廊属于交通运输走廊,过利超在2019年基于国内外在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的研究情况,总结了都市区客运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的发展演化、特征和功能[5]。凌小静从都市圈、中心城区和核心区三个层面,分析了都市圈不同区域的交通出行特征,论证了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与出行特征的适配性,对我国大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6]。唐煜、姚佼等人分车站的站厅、站台和列车三部分,建立了轨道交通的服务层次[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为了防止城市集聚效应,缓解交通压力,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圈客运走廊。因此,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宁马客运走廊为例,对轨道交通设施布局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1) 从都市圈与客运走廊的概念、内涵入手,分析都市圈客运走廊的交通特征。然后对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和轨道交通与客运走廊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3年1月18日-2023年2月3日,阅读相关文献,理清研究思路,撰写开题报告并完成提交。

2023年2月18日-2023年2月24日,进一步阅读相关研究成果,深化研究内容,形成论文三级目录,完成概述章节。

2023年2月25日-2023年3月10日,明确都市圈及客运走廊的内涵,分析客运走廊交通特征,总结客运走廊轨道交通服务层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