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依赖人口红利和政策优惠等传统优势吸引外资、带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再适应未来中国的发展,再加之我国进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党的十八大就提出“必须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2013年9月23日,我国首个自主选择的区域性FTZ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据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的数据显示,在正式运营两个月后,上海自贸区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业务超过6.2万人次,其中企业完成核名程序超过4400户,工商部门已办结新设企业1733家,其中外资新设企业58家,外资注册资本超过6.1亿美元。内资新设企业1675家,内资注册资本近400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超过2300万元,这些新设企业中,贸易类和服务类分别占比66%和26%。在自贸区四个特殊区域的工商税收和商品销售额在全国111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比重分别达到53. 4%和51.6%。至今,我国到目前为止已经设立了21个自贸区。而长三角地区包含了大多数发展迅速,与外部联系密切的沿海城市,自贸区的设立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企业改革创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贸区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服务业开放进程、加快金融制度改革以及贸易转型升级,力图通过扩大区域内开放政策来促进高级要素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课题立足于研究长三角地区自贸区设立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自贸区设立前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端化与合理化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自贸区设立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自贸区范围、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分析自贸区设立对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我国长三角地区企业基于对外开放经济背景的对策建议。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引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我国自贸区对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自贸区设立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一部分学者认为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以Krugman (1979)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自贸区的设立可以打破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空间自由流动,以达到降低贸易成本的目的,进而显著影响区域内产业分工及区位选择,这有助于经济实体在经济转型时期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时所遇到的困境。左思明(2018)支持成立自贸区可以对外商的直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建立配套的制度以降低金融风险对市场冲击的观点。王鹏、郑靖宇(2017)认为自贸区的成立可以为贸易带来较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型, 推动一般进出口贸易和创新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方云龙(2020)利用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是众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素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自贸区设立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消极抑制作用。外国学者Jenkins and Kuo (2019) 以 “回浪效应”为依据,认为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会加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 “杀贫济富” 的反向效果,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利于本土企业维护自身的控制权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不利于本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学者陈亮、王溪若(2017)等人将前海自贸区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机构开拓创新等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与我国第一个建立的上海自贸区相比,大部分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对区域产业经济并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Amiti (2016)等指出我国出口行业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类行业,而一般贸易类行业无明显技术进步。程翔等(2019)对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近年来的金融领域创新案例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出现有自贸区金融创新存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不足等问题。
第二,自贸区设立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国内学者周茂、陆毅(2016)等以中国加入 WTO 为例进行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主要通过引导城市内部产业间资源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再配置,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的整体升级。蔡海亚、徐盈之(2017)分析指出,贸易自由化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内部的变革具有积极影响,其主要通过物资资本积累、刺激消费、提升技术等方式间接促进产业升级。黎绍凯、李露一(2019)运用“反事实”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对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效应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加工程度高度化较弱。梁双陆、刘林龙(2020)等人童年各国合成控制法调查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欧美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消费需求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亚洲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投资结构路径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2日-2022年11月26日:完成选题。
2、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1月4日-2022年3月13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蔡海亚,徐盈之.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0):3-22.
[2]左思明.自贸区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8(02):215-228.
[3]王鹏,郑靖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贸易方式转型——基于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7(06):71-8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