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变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制造业正经历着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深刻转型。
在此过程中,创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双元性创新作为一种强调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不仅体现了制造业的未来方向,也为探索双元性创新驱动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典型案例。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双元性创新和制造业服务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双元性创新方面,主要集中于概念界定、特征分析、驱动因素等方面,如: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部分学者(周文华,2018)对双元性创新的概念、特征、类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探讨了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从理论层面,阐释双元性创新和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构建双元性创新驱动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2.从实践层面,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分析双元性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化的路径机制,并进行案例研究,为其他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3.从政策层面,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双元性创新和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案例分析法: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典型企业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双元性创新实践和服务化模式,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制造业企业提供借鉴。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创新:将双元性创新理论与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相结合,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的角度探讨制造业服务化的驱动机制,为理解和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新的视角。
2.对象创新: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该产业是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3.内容创新:构建了双元性创新驱动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为企业实施服务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祁怀锦,刘和杰,张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08):59-73 184.
[2] 赵西萍,刘思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6):35-44.
[3] 吴俊,李晓华,鲁耀华.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企业绿色竞争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11):147-15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