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效果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20 11:22:24

1.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逐渐减弱,价格型调控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的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一)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阐述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的内涵、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2.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的实施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历史分析法:回顾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的运用情况及其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实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两种调控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为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组合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五、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新颖:将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比较分析,视角新颖,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两种调控方式的特点和效果。

2.方法科学: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结论更具说服力。

3.内容丰富:不仅分析了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的单独效果,还探讨了两种调控方式的协同效应,内容更加丰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彭方平,王美艳.数字货币、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文献综述与展望[J].金融研究,2021(07):46-66.

[2] 余永定.关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若干问题[J].国际金融,2019(03):3-11.

[3] 李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政策调控:逻辑、框架与转型[J].金融研究,2016(01):3-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