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现金消费模式在中国迅速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尤其是在高校校园这一特殊场景下,无现金消费模式凭借其便捷性、安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其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关注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无现金消费行为,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理性消费观念,引导其科学合理使用移动支付工具,防范和化解潜在的消费风险,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无现金支付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无现金消费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无现金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现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部分学者认为,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收入、消费观念等)、技术因素(如移动支付平台的易用性、安全性等)、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政策法规等)都会对消费者的无现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以武汉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无现金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无现金消费现状:包括无现金消费的使用频率、消费金额、消费结构等。
2.大学生无现金消费的影响因素:从个人特征(如性别、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状况等)、消费心理(如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外部环境(如移动支付平台的功能、安全性、优惠活动等)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无现金消费行为的因素。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无现金消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关大学生无现金消费现状、消费习惯、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数据。
3.数据分析阶段: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新颖:将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融入到大学生无现金消费行为研究中,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影响大学生无现金消费行为的因素。
2.研究方法科学: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针对当前大学生无现金消费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 人民日报,2020-05-23(001).
[2] 张捷,徐伟,李广子.后疫情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04):5-18.
[3] 刘丽娜,徐寅,王迪,等.无现金社会到来?——基于中国居民消费支付方式转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9(06):171-18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