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剧增,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分拣,存在着效率低下、二次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在智能垃圾分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发出多种类型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智能垃圾分类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内容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分析社区垃圾分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微型智能垃圾分类转运车的功能需求,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辆类型、尺寸、功能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仿真模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智能垃圾分类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对社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社区垃圾的种类、数量、产生规律等,明确微型智能垃圾分类转运车的功能需求和设计要求。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型化设计:针对社区环境道路狭窄的特点,设计微型智能垃圾分类转运车,提升车辆在社区内行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多功能集成: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垃圾分类、压缩、转运等多种功能,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智能化控制: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垃圾的自动识别、分类和转运,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人工成本。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志鹏,王立权,李洪,等. 基于STM32的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2022,30(09):142-146.
2. 张浩,田春晓,王浩,等. 基于STM32与NB-IoT技术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2022,45(14):51-56.
3. 赵天奇,周科,张博文,等. 基于STM32和OpenMV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2021,44(21):141-14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