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而车间作为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设施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员工工作负荷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
传统的车间设施布置往往以机器设备为中心,忽略了人的因素,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疲劳感增加、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车间设施布置优化问题并非一个新的话题,但如何将人因工程的理念融入到车间设施布置的设计中,近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车间设施布置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车间设施布置的人因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人机交互、工作姿势、工作环境等方面,找出影响员工工作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2.研究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认知心理学等,以及人因工程评价方法,为车间设施布置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3.针对现有的车间设施布置中存在的人因工程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包括工作台、座椅、工具、照明、噪音控制等方面的改进。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现场调研、实验法和仿真模拟等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文献研究阶段:深入研究人因工程学、设施布置、车间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阶段: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典型企业的车间设施布置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借鉴。
3.现场调研阶段:选择具体的制造企业车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包括车间布局、设施设备、人员配置、生产流程、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现有车间设施布置的意见和建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人因工程学理论与车间设施布置实践相结合,构建基于人因工程的车间设施布置优化模型,为车间设施布置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2.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基于虚拟现实的车间设施布置仿真平台,对不同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提高方案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3.关注员工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将工作压力、团队合作、沟通效率等因素纳入到车间设施布置的考虑范围,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张力,王春燕,段建国,等.基于人因工程的自动化生产线人机交互界面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0(12):267-270.
2.李军,王贵和,葛文杰,等.基于精益生产和人因工程的车间布局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24(06):82-88.
3.王伟,许志军,周勤.基于人因工程的机械加工车间布局优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01):272-27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