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困境儿童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其发展中会比正常的孩子面临更多的阻碍和风险。近些年来,国家和学术界对于儿童的领域特别是困境儿童方面开展了重点关注和新的研究。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支持社工机构,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针对困境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家庭教育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提高困境儿童适应生活,适应社区,适用社会。而对于社区来说要构建县乡镇村三级网络,来为困境儿童进行指导和开展工作,更多层面来给困境儿童抗逆力增强提供相关帮助和支持。
从乡村社区的角度出发,在社区治理的理论和优势视角的指导下,针对年龄在6-12岁的困境儿童,自身智力身体等条件基本良好,因为在家庭的原因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困境的儿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社区活动的方法了解困境儿童在抗逆力情况,分析孩子内在的需求和现状,探索社会工作与各自远方提升困境儿童抗逆力等能力。总结在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中联动的不足。进而了解在社会各层面对困境儿童的帮助的不足,和支持力度的不足,从而进行相关的总结分析,如何分配各方资源,增强困境儿童的抗逆力。昆山市发布最新困境儿童七大类84小类,这样可以对困境儿童的分类产生更详细的理解,对困境儿童之后开展的活动有更为详细的内容和目标,同时也可以更加针对的困境儿童进行个案辅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描述乡镇困境儿童的现状
2. 探究乡镇困境儿童保护中社区存在的相关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参与性观察和个案访谈
步 骤: 1.根据论文需求整理相关的活动资料。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021 [2]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2016 [3] 刘继同,国家与儿童,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儿童福利理论框架与政策框架[J] 青少年犯罪问题,社会科学,(2005):03-004-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①2024.11.21——2024.12.16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4.12.19——2024.02.24 进行文献阅读,调查资料收集 ③2024.02.13——2024.02.24 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