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生命力的初中美术鉴赏课堂——以《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学反思为例开题报告

 2024-01-18 01:09: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进行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初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方式单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初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课堂活跃度不高、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美术兴趣的发展,在实际的美术鉴赏课堂中,一些教师喜欢采用“观察、分析、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少利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为了讲课而教学没有达到教学的培养目的,忽略了很多教学细节,这样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学生的培养。还有教学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不够了解,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而审美能力难以提升。但是美术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学生愿意接受美术鉴赏课,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当情感有机地融入美术课堂以后,学生才能够用饱满的热情投入艺术鉴赏,人文教育才能起作用,使学生真正愿意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围绕初中美术鉴赏课在实际教学中以“独白”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实习过程中鉴赏课时的课堂现状以及课后反思为出发点并结合教学设计、教案撰写、教学观察、作业收集反馈、教学反思以及师生访谈与调查等实践环节,阐述美术鉴赏课的背景分析及重要性;初中美术鉴赏课的现状;关于笔者在《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鉴赏课的实际教学情况及教学反思;应对当前初中美术鉴赏课现状的策略。

美术鉴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基础课程。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得到视觉经验从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课程。然而,当前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仍存在着鉴赏内容狭窄、鉴赏方法单一、学生兴趣较小等问题。因此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帮助并教会学生研究分析作品,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开拓,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通过创设生动新颖、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具体的情景与美术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知识的掌握提供基本的保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与文献。调查取材法:获取教学观察素材、数据和相关体会、经验。

(2)案例分析法 :根据《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反思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李晓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S2):111-112.

[2]肖媛.多元文化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J].大舞台,2014,No.319(12):219-220.DOI:10.15947/j.cnki.dwt.2014.12.115.

[3]马婕.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教学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1):15-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七学期第一周举行教育实习动员会暨毕业论文选题准备与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报告会;

2、第七学期第二——十一周进行教育实习,思考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搜集相关资料与素材;

3、第七学期第十四——十五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