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城镇化也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近年来已广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如沈清基[1]强调的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生态文明是两个互为前提的系统,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前提,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开展江苏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探索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切实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而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城镇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
(1)探索江苏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关系内在机理。通过阐述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联性的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研究,从区域环境、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展开讨论,探究江苏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耦合关系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构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耦合研究指标。
(2)通过分析江苏在时间层面上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定量评价结果,科学判断其耦合协调关系的层次、发展程度和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提供决策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
1.1 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揭示影响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间关联度的大小,明确系统的发展态势。由于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耦合作用的交错性与复杂性,同时考虑到两个子系统的关联性和时序性,采用能较全面分析两系统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灰色关联度模型。
4. 研究创新点
首次将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生态文明相结合,并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构建农村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进行阶段性分析和未来发展预测。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06,已经完成文献综述。
2015.12-2016.03,阅读相关中文文献,翻译相关外文文献,搜集相关数据资料,拟定研究目标、方法、技术路线等,完成开题。
2016.03-2016.04,建立并完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搜集指标数据,进行耦合度测算和协调发展分析,完成研究内容。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