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感觉的开花结果:艾略特信仰改变前后 Flowering of Religious Sense: Before and After T.S. Eliot’s Conversion开题报告

 2024-06-25 08:14:51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T.S.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和批评家之一,其创作始终与宗教体验和信仰探索密不可分。

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如《荒原》,艾略特深刻地展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荒芜和信仰危机;而皈依英国国教后,他的创作转向对宗教救赎和精神重建的探索,代表作如《四个四重奏》等。

研究艾略特信仰转变前后创作中的“宗教感觉”,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作品的精神内核和艺术成就,更能为我们解读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和信仰危机提供启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T.S.艾略特的学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的热点,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于艾略特的宗教观和信仰转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和研读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评论和传记等,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把握学术前沿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文本细读法:对艾略特不同创作阶段的诗歌和戏剧作品进行细致研读,关注文本中的意象、象征、隐喻、语言风格等细节,并结合其生平经历、宗教背景和时代思潮进行解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宗教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视角新颖:从“宗教感觉”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深入探讨艾略特信仰转变前后创作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轨迹,为艾略特研究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2.内容深入:不局限于对艾略特宗教思想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文本,分析其“宗教感觉”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和艺术表达,力求挖掘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和精神内核。

3.比较分析:将艾略特信仰转变前后的作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揭示其创作中“宗教感觉”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信仰转变对其创作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立波,王丽亚.论艾略特诗歌中的宗教主题与艺术价值[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1):22-25.

[2] 张晓丹.论艾略特诗歌中“荒原”意象的嬗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31(12):58-61 67.

[3] 汪丽华.论艾略特的宗教观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05):67-7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